東海大學美術系TUNGHA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INE ARTS-新訊與活動-最新消息-春日採集的台灣色—自然系藝術創作

春日採集的台灣色—自然系藝術創作

  • 日期 : 2025-03-22
  • 點閱 : 59
  • 分類 : 最新消息
  • 單位 : 美術系

春日採集的台灣色—自然系藝術創作

演講者/主講人:洪晧倫 

課程教師:李貞慧
地點:114/3/22 14:00-16:00 
地點:美術系館FA208

洪晧倫老師「春日採集的自然系藝術創作」專題講座,分為四個段落進行演講

一、台灣大地原色藝術創作計畫概述

以在地色彩天然顏料(Paints)的色粉(Pigments)製作的歷史為主軸說明:目前製成色料/顏料/塗料/化妝品等大都長期仰賴購自海外進口色粉,如何調和膠脂黏節劑(Binder),以及「製作在地天然顏料色粉並以之創作」進行學理及計畫對照說明。

二、    2025的春日採集的色彩

台灣本地採集的自然物質材料與色彩對照:紫膠蟲-紅/生染的木藍-綠/福木-檸檬黃/指甲花-黃/木藍-藍/八卦山-橙/埔里眉溪-山棕,濁水溪-石黑/百草霜-煙黑/蛋殼-白//台中盆地-黃/陽明山農業土-棕紅/台東成功黑沃土-棕黑。此部份對於顏料的來源與製作講解,以及在作品的呈現上,成功引起學生興趣,再加上洪老師帶來現場的原始材料與製作出來的顏料可直接互相對照,學生對此部分詢問極為熱烈。

三、    結合漢族造紙工藝、南島語族樹皮布工藝、染織工藝、古法澆紙法紙漿畫、繪畫材料學顏料製作技藝的自然系藝術創作型態

洪晧倫老師以台灣本地天然物質結合「漢族造紙工藝」、「南島語族樹皮布工藝」、「天然染色工藝」、「天然顏料製作材料學」、「澆紙法紙漿畫」等循序說明。以每幅作品的產生,是手的勞作、時間的淬煉,也聚焦於台灣土地自然媒材。洪老師由種植與採集開始,並透過專業科普與繪畫材料學為基礎,手工剝取乾淨構樹韌皮纖維,再以不同的方法製作專業顏料,例如使用南島語族樹皮布工藝敲拍取纖,以漢族製紙工藝煮灰使天然纖維無酸化,接續用天然植物染天然纖維並固色增加色牢度,古法澆紙法造紙的紙漿,最後成為獨特的繪畫作品。這部分讓學生看到了一位研究者在專注、專業、持續性的重要性。

四、    材料介紹與綜合討論

透過親自採集在地土壤、礦石、植物生物天然素材,研究製作出色粉、顏料,及一系列藝用媒材、紙、筆介紹,使學生興致高昂。回溯傳統繪畫技藝與材料學、工藝、紙藝,地方創生、文創產出與綠色工藝品(泥染、樹皮纖維…等)等,進而製造出新的生命與藝術價值。

豐富的內容與平易近人的演說方式,給予學生豐富的想像與前景,也提供了藝術創作歷程中研究各項材料的艱辛與迷人的歷程,演講者藉著豐富資料和實物演示,充分體現了堅實的創作實踐優良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