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優勢及未來發展





| 日間學士班 | 進修學士班 | 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系友特殊成就 | 藝術行政與管理人才 |

 

畢業生就業與發展

與系友的聯繫對系所而言是必要而重要的工作,不但促進系友間與系上的感情,並據以了解系友的就業與升學狀況,來評估目前系上的教學成果與未來性,是需要持續執行的重要事務。美術系成立至今三十餘年,畢業系友漸漸成為社會中堅,透過職場運作提攜畢業生提供教育訓練和就業機會是自然而樂見的。本系大學部及進修學士班畢業系友應考本系碩士班碩士專班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所,繼續升學以及擔任專兼任教職的總人數接近三分之ㄧ;畢業系友開設個人工作室接設計案或畫室、安親班繪畫者亦多,皆能在職場上相互交流、支援。

畢業系友多人經營畫廊、小型美術館或複合型展場,如位在台中的大象藝術空間館、永春堂美術館、華瀛藝術中心、簡單舊好複合式展覽空間,都是美術系畢業系友經營,經常配合活動、邀請畢業系友藝術家個展或聯展或徵求工作伙伴,與系上、系友間互動緊密。另外像明森宇治複合式展覽空間_永福店,台中世界畫廊曾邀請多位系友辦展,如張守為、清水科元藝術空間邀請王董碩、詹琇鈐、黃敏欽辦展、高雄小畫廊邀請徐睿志辦展、新思惟邀請黃千倫、陳誼嘉等辦展,實心美術文創公司曾聘任多位系友任職如柳靜宜、劉嘉圭、莊晴安等,與東海美術系系友藝術家保持密切展覽活動,其中部分藝廊及藝術基金會聘請美術系友如新思惟技術空間的林昀範、新濱碼頭藝術空間的陳翔臨、春枝基金會任職的陳韶微等人亦增進了系友與母系合作的多元關係。系友前進國際,如工作於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的謝豐嶸、上海震旦博物館的陳苑禎、北京道禾的王珮綺、上海番茄田兒童藝術教育的盧崇真,任職Otto2藝術美學院長的羅貫庭等,更進一步將東海美術系系友的影響力與增廣和母系的合作空間。

本系教育目標在95年調整結構及方向之前,是「以東海獨特的人文精神培養優秀且涵養厚實的學生」為目標,施以專業訓練,同時廣泛接觸生態認識及社會現實體驗,以期建立學生開闊的人類文明發展視野、美學鑑賞能力及職場應用。長期以來,本系大學部同學應考本系碩士班及國內相關研究所,加上部分畢業系友出國深造,繼續進修升學總人數接近三分之ㄧ。在就業方面,本系歷屆畢業生在國內外專業各階層擔負起美術本科專業相關任務之外,亦有在政府及民間美術相關部門擔任行政工作,或在民間其他行業發揮所學之美學素養,提高競爭力與企業文化昇華;特別在創作、論述,及藝術策劃方面,畢業系友們也持續締造佳績。

東海大學是擁有60年校史的綜合大學,眾多的傳統科系與開放的學風,人文主義思想的啟迪和特殊的自然景觀催化,孕育勇於自我挑戰與實踐的性格特質。東海美術系成立三十餘年來畢業系友們發展趨多元化,畢業系友多元化發展實際案例說明如下:

 

1.日間學士班:| TOP

●曾任或現任政府及民間美術相關部門擔任行政工作:潘顯仁、鄢繼繽、林彥良、陳碧琳、蔡舜任、王榆芳。

● 製造業藝術設計:許志強、林瓊瑛、陳姿文、蔡燿丞、黃沛瀅、胡竣傑。

● 空間設計:蔡育田、楊涵婷、陳仕卿、呂文茹。

● 影像製作:江偉華、 莊凱宇、劉嘉圭、王尹聲。

● 戲劇及造型:謝夢遷。

● 插畫:劉嘉圭、張志傑、陳怡臻、郭恩佳。

● 文創:CHUMIO團隊-楊孟璁、張志傑、翁子晴。徐睿志、杜建衡、鍾凱翔、李依儒。

● 獨立音樂創作:樂團-草莓救星-吳曉萱、侯啟泰,樂團-絲襪小姐-詹正筠、吳雋然。

●藝術創作者:魏禎宏、陳龍斌、董承濂、林季鋒、黨若洪、吳權倫、黃沛瀅、王董碩、邱建銘、吳其錚、胡竣傑、詹志鴻、徐睿志、葉采薇、吳逸萱、謝榕蔚、鍾佩蓉、葉治伸。

● 教育:李貞慧、張惠蘭、黃金福、李本育、許莉青、王怡然、張道本、梁莉苓、陳冠潔、連明仁、林彥良、段存真、胡竣傑、黃柏維、巫雲鳳、羅貫庭。

●視覺演藝相關:李思嫚(李四)。

 

政府及民間美術相關部門擔任行政工作有潘顯仁(第11屆)、鄢繼繽(第11屆)、林彥良(第8屆)、陳碧琳(第11屆)、蔡舜任(第14屆)、王榆芳(第21屆)

製造業藝術設計總監許志強(第7屆)、林瓊瑛(第7屆)

空間設計蔡育田(第6屆)、楊涵婷(第6屆)、陳仕卿(第4屆)

影像製作江偉華(第15屆)、劉嘉圭(第15屆)、莊凱宇(第17屆)

戲劇及造型師謝夢遷(第15屆)

獨立音樂創作吳曉萱、吳雋然(第15屆)、侯啟泰(第16屆)、詹正筠(第18屆)…等。

 特殊表現:

(1)畢業系友多元化發展-影像插畫人才

劉嘉圭(大學部第15屆)於東海大學美術系,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畢業。曾任廣告設計、文案、導演工作室製作助理、靜宜大學中文系講師,並從事影像、插畫、塗鴉相關創作。個展經歷:《不住在台北》漫畫個展(2009)、《三十歲前的無所事事》、塗鴉巡迴個展(2007)、BEAT生活圖解(2013) ,近年於網路平台持續分享插畫影像相關作品,並開發相關文創商品。

張志傑(大學部第15屆)畢業後成為專業插畫家,從事插畫設計與教學工作多年。

 

(2)畢業系友多元化發展-數位內容、插畫、文創設計人才

系友傅泓誌(大學部第14屆)創立品牌「小八將」,開發相關商品包括愛台灣的品牌與開運T恤,以及小八將品牌的POLO衫,成為文化部與高雄市政府輔導的台灣在地的優質廠商。

小八將網站:http://igoego.com.tw/

小八將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eck8Fans?fref=ts

系友徐睿志(大學部第20屆)從事版畫創作多年,近年專職藝術創作,於藝術創作領域成果卓越。

 

(3)畢業系友多元化發展-音樂創作人才

樂團:草莓救星(WE SAVE STRAWBERRIES)

最新作品為2014年新專輯《德古拉城市》總計參與過四張合輯,一張劇場配樂及三張正式專輯。成員其中美術系系友為主唱/木吉他:吳曉萱(Labi)(大學部第15屆)、和聲/吉他:侯啟泰(Chitai)(大學部第16屆),曾榮獲第22屆流行音樂類金曲獎入圍最佳樂團獎、第2屆金音創作獎入圍最佳樂團獎、最佳搖滾單曲、最佳專輯

樂團:絲襪小姐( Miss Stocking )

作品為EP《下雨的墾丁》(2009年4月)、EP《去旅行》(2009年8月)、專輯《就等故事都經過》(2010年4月) ,成員中包含美術系系友2位,主唱:詹正筠(小龜)(大學部第18屆)、貝斯手:吳雋然(DUDU)(大學部第15屆)

 


2.進修學士班:| TOP

●音樂創作:呂亮瑩(葛洛力)、王威宇、何昕祐。

●插畫、文創設計:葉羽桐、嚴弋傑、王禹倉、林季儒、何昕祐。

●藝術創作者:王柏霖、湯和憲、張程鈞、許博洋、盧博瑛、張子晴、吳春惠、廖乾杉、黃世昌、張若琳、陳厚樺、廖珮如、胡秀麗、朱屏瑛、李凱真、劉柏辰、張辰申、盧博瑛、鍾麗香、陳肇驊、賴信豪(培根君)、廖敏君、潘奕愷、簡智忠、嚴晨威、劉文豪、林麗容、許美智、林煜崚、林家綺、高翠滿、官修逸、陳麒文。

●教育:林書民、陳威杰、廖敏君、張辰申、童郁豪、王崧合(高中)、蔡孟璠(國中)、呂慈宸(國中)。

●視覺演藝相關:李珮儀、張力唯(張藝)、超認真少年(何昕祐)。

曾任或現任政府及民間美術相關部門擔任行政工作:胡鍾尹、林郁馨、林樹慈。

| 特殊表現:

音樂創作人才:呂亮瑩為進修學士班第一屆系友,除了藝術創作表現卓越,其音樂表現發展優異,2012年由風和日麗唱片行製作音樂專輯葛洛力「小鬧劇。選集」。

插畫、文創設計人才:<貓劍客>漫畫創作藝術家葉羽桐為第二屆畢業系友,近年於網路發表其水墨風格漫畫,風格獨特廣為流傳。

藝術創作人才:湯和憲第二屆畢業系友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進入新竹教育大學創作組研究所。其<重生的定義─淨火>於第十二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榮獲優選,2014年於台北舉辦<幸福肖像>個展。


3.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 TOP

本系從85年碩士班開始強化藝術理論及藝術行政管理人才之培育目標,系友活躍於藝壇的展覽策劃人和文字工作者,例如,李思賢、鄢繼嬪、羅秀芝、潘顯仁、劉士楷、孫曉彤等

台中永春堂美術館、光之藝廊:劉士楷(碩士班系友)

國立台灣美術館:張正霖、潘顯仁 (碩士班系友)

高雄美術館:魏鎮中(大學部第5屆)、羅潔尹(大學部第7屆)

●曾任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現任新北市美術館_籌備處展覽推廣組策展人:謝豐嶸(大學部第20屆、碩士班肄業)

新思惟人文空間:林昀範(大學暨碩士班系友)

●台北市立美術館:陳苑禎、黃秀琳(碩士班系友)

A7958當代藝術空間:廖迎昕(碩士在職專班系友)

大象藝術空間:鐘經新(碩士在職專班系友)

 

● 藝術文字工作與策展:李思賢、鄢繼嬪、蔡明君、沈裕昌、羅秀芝、劉士楷、孫曉彤、羅頌恩。

● 藝術創作者:吳士偉、彭譯毅、饒文貞、鍾舜文、林莉酈、王挺宇、黃敏欽、林昱均、許珮欣、陳珮怡、蕭凱尹、曾資婷、陳美英、廖敏君、黃至正、張靜雯、花季琳、陳睿淵、楊登麟、楊寓寧、蔡亞馨、黃世昌、陳誼嘉、許幼歆、周欣儀、羅文欣、劉耀中、藍寅瑋、紀少淵、蕭余洛、楊雅雯、馮慧中(江宇) 、廖迎晰、廖乾杉、邱泰洋、楊玉梅、曹鶯、陳騰堂、林宣余、洪春成、趙純妙、黃千玲、陳志湧、彭俞心、楊貴琴、葉竹修、高美專、林禹彤、紀少淵、廖吉雄、張麗君、林信維、羅廣維、呂冠慧、廖琬莎。

● 教育:吳正義(繼濤)、許芳甄、許瑜庭、沈裕昌、蔡明君、鄭志揚、陳誼嘉、羅頌恩、王挺宇、杜建衡、莊皓然、宋孟純(高中)、林怡潓(高中)、王信瑜(高中)。

● 設計相關工作者:柯子建、杜建衡、翁國凱、廖淑君、莊雅婷。

●圖書藝文相關:江得榮(曾任誠品書店)。


4.畢業系友特殊成就 | TOP

  • 大學部系友李思賢,著作《當代書藝理論體系:台灣現代書法跨領域評析》榮獲民國100年第35屆金鼎獎「非文學獎」:藝術生活類。
  • 大學部第15屆系友吳曉萱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NyLas(吳曉萱、吳穎然)//‘nailes//風和日麗唱片行/入圍最佳演唱組合獎
  • 大學部第14屆系友江偉華,<廣場>入圍 2010第十屆南方影展「南方獎 華人影片競賽」。
  • 大學部系友黨若洪,2005年第二十二屆高雄市美術展高雄獎首獎,2004年榮獲國家文藝基金會93-2美術類展覽贊助、2008年獲得第八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2014年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季提名、2016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17年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季提名、2023第二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 大學部/碩士班系友王挺宇,2008年以《目費仁波切靈視攝影─最後風景系列》(Moo-Vei Rinpoche’s Psychic Shot-Final Scenery)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並於2009年在「就在藝術空間」的《世界之謎─王挺宇個展》(World Mystery),其中的作品也獲得了2010年的高雄美術獎。
  • 大學部/碩士班系友許瑜庭,入圍97年電視金鐘獎/李清照私人劇團「劉三妹」映畫舞台劇美術設計團隊/美術設計獎、2008年作品由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收藏。
  • 碩士班系友吳繼濤於2011年榮獲第34屆吳三連獎‧水墨畫類。
  • 大學部/碩士班系友林莉酈,近年榮獲2013《歷史博物館︱第十五屆『陳進藝術文化獎』》第一名、2012《高雄獎》水墨膠彩組入選、2012《 東海大學美術系︱林武郎先生膠彩研究獎學金》獲獎、2011《 東海大學美術系︱京華麗澤膠彩畫獎學金》日本參訪等大獎。
  • 2017年「高雄獎」美術系2位校友獲得首獎,為105年6月甫畢業之校友:鍾佩蓉(101級學士班)及廖敏君(97級進修學士班畢業、102級碩士班畢業)。入選23名中則有4位為美術系系友或在學學生,水墨、膠彩類為葉采薇(96級學士班)、林莉酈(88級大學部、98級碩士班);油畫、壓克力類為鄭薇(104級碩士班);新媒體類為陳肇驊(103級碩士班)。
  • 2018年十七屆的「陳進藝術文化獎」,由東海美術系的研究生花季琳同學獲得第一名。
  • 2018年「臺灣美術新貌獎」美術系有多位系友及在學學生獲得殊榮,榮獲評審團獎之系友廖敏君、在校生張程鈞,入選系友為林宇晨、黃至正、張純蓉、羅文怡。
  • 2018年臺日藝術博覽會-東海大學美術系師生校友共同展出,參展人 :王怡然、王挺宇、吳繼濤、李貞慧、李思賢、李孟儀、李珍雨、杜建衡、林文海、林莉酈、林昱均、林采瑩、花季琳、徐嘒壎、張惠蘭、張富峻、許莉青、許瑜庭、許幼歆、許喬茵、陳誼嘉、陳禾華、陳依婷、黃至正、黃柏維、詹前裕、詹琇鈞、蕭以安、鍾舜文、藍寅瑋。
  • 2019年,大學部第13屆系友洪瑞憶,榮獲第54屆,非戲劇類剪輯獎《洪瑞憶/呦呦自在楊英風》。
  • 2019年,進修學士班/碩士班系友黃世昌,榮獲2019《全國美展》膠彩類金牌。
  • 2021年,日間學士班第13屆系友洪瑞憶榮獲第56屆,非戲劇類節目剪輯獎:洪瑞憶、許聰仁/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
  • 2022年,日間學士班/碩士班系友楊寓寧,榮獲「第3屆集保當代藝術賞」金賞獎。
  • 2022年,碩士班系友劉裳霓,榮獲東方媒材類 竹塹獎。
  • 2023年,日間學士班系友葉治伸榮獲馬來西亞藝術獎項2023 UOB Painting of the Year (Malaysia) art competition
  • 2023年,進修學士班/碩士班系友陳肇驊,榮獲2023臺北美術獎首獎。
  • 2023年,進修學士班/碩士在職專班系友廖乾杉,榮獲宜蘭美術獎-宜蘭獎銅獎。
  • 2024年,進修學士班系友林宇荃,榮獲彰化縣「第25屆磺溪美展」首獎。
  • 2024年,進修學士班系友林宇荃,榮獲第12屆綠水大賞、李美樺榮獲劉耕谷獎。
  • 2024年,碩士在職專班系友葉竹修,榮獲2024宜蘭美術獎-銀獎-《被時間穿梭的身體》。
  • 2024年,進修學士班/碩士班系友潘奕愷,榮獲第40屆版印年畫徵選-首獎-祥蛇賀新春。
  • 2024年,進修學士班系友林宇荃榮獲113 年全國美術展膠彩類金牌獎。
  • 2024年,碩士班系友張芸家,入圍(2025)年第13屆臺南新藝獎。
  • 2024年,進修學士班系友林宇荃,榮獲2024桃源美展【桃美獎】膠彩類《無諾言的棲巢》。


5.藝術行政與管理人才 | TOP

由於本系重視藝術行政管理與藝術策劃課程,從大二必修到大三至研究所,皆有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與認知。除了前述大二課程的實習與實作,大三一整年的課程中有大量關於藝術管理與文化行政和藝術策劃須知的基礎知識,並在下學期讓學生組成小組做「紙上策展」,學生以一整個學期的時間拆解教授一個展覽製作的流程細節,雖然是紙上計畫,但是以國藝會正式表格、必須挑軒展場、藝術家、進行預算編列等演練,並於期末上台模擬策展提案報告,是非常扎實的訓練。此特色對於學生面對今日藝術環境中對於藝術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有著一定的幫助。近幾年來本系學士班學生畢業後考上國立研究所或是申請至國外研究所比例越來越高,在藝術行政方面更有應屆畢業生至藝廊「耿畫廊」或建築工作室「archicake」等機構做藝術行政策劃等工作,而碩士班藝術策劃與管理組亦有亮眼表現,無論是進入畫廊、成立個人藝術燈光工作室或進入政府相關之美術館工作,顯見本系在藝術行政職涯輔導的成果。下面列出歷屆曾經或現任相關工作校友名單。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蔡榕娣

●國立台灣美術館:張正霖(曾任)、潘顯仁(曾任)、陳達芬、黃可萱。

●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

●臺中國家歌劇院:鄢繼嬪(副總監)、陳佳均(曾任)。

●高雄美術館:魏鎮中、羅潔尹。

●朱銘美術館:賴素鈴。

●藝術銀行:吳冠瑩(曾任)。

●藝術銀行:劉宜羚、許佳安、吳梓和。

●嘉義市立美術館:許佳安(曾任)。

●上海外灘美術館(曾任)/金馬賓館當代藝術美術館(曾任)/新北市美術館 (現任):謝豐嶸。

●桃園美術館:陳韶微。

●亞洲美術館:蔡明君。

●台中永春堂美術館/光之藝廊:劉士楷(曾任)。

●新思維藝術空間:林昀範(曾任)。

●魚刺客藝術團體經理:林昀範。

●上海震旦博物館:陳苑禎(曾任)。

●台北市立美術館:陳苑禎、黃秀琳。

●A7958當代藝術空間創辦人:廖迎晰。

●大象藝術空間創辦人:鐘經新。

●大象藝術空間:黃可萱(曾任)。

●非常廟藝文空間:程少鴻(曾任)

●英國倫敦White Cube畫廊:戴映萱。

●華瀛藝術中心:呂豫欣。

●科元藝術中心:陳安珊、沈佳雯。

●蘭桂坊國際藝術中心:楊渝惠(曾任)。

●伊日藝術計劃:蘇泳升。

●亞紀畫廊:張筑珺(曾任)。

●諄顏企業有限公司:黃靖中。

●現代畫廊:杜孟軒(曾任)、李明怡(曾任)、顏子耘(曾任)。

●大雋畫廊:杜孟軒、陳柏睿。

●臻品畫廊:杜孟軒。

●庶民美術館:劉偉柔。

●沁嵐藝文整合有限公司:柯沛瀅。

●寬藝術空間、景薰樓:陳柏睿(曾任)。

●超藝術空間:張紫瀅。

●柳美術館(曾任)/ 鯉魚藝術空間(現任):李芳吟。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丁伯慶。

●耿畫廊:宋文心、胡鍾尹(曾任)。

●MOON LIGHT 暮徠工作室:劉欣怡。

●沂藝術 YIART:許晶晶。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陳儷方

●台灣歷史博物館:謝惠雯。

●也趣畫廊:邱暔允(曾任)、王昱淳。

●窯座藝術空間:陳瑋萱(曾任)、謝浩群、陳彥均。

●古物修復:曾秉中

●The 201 art-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林郁馨(曾任)。

●瑄騰淩耀文化藝術工作室、謬特咖啡:巫敏瑄。

●忠泰美術館:蔡侑辰。

●薛到爆工作室:翁培恆、洪詠翔、蔡侑辰(曾任)。

●大河美術:陳佳均。

 


| 日間學士班 | 進修學士班 | 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系友特殊成就 | 藝術行政與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