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美術系TUNGHA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INE ARTS-新訊與活動-教師動態-東美系友報報 | 材質風景The Scenery of Materials 策展人:段存真 藝術家:余宗杰、董明晋、胡竣傑

東美系友報報 | 材質風景The Scenery of Materials 策展人:段存真 藝術家:余宗杰、董明晋、胡竣傑

  • 日期 : 2018-06-02
  • 點閱 : 520
  • 分類 : 教師動態
  • 單位 : 美術系

在籌備近半年後,養心空間非常榮幸地能邀請雕塑藝術家同為策展人的段存真老師至空間策劃「材質風景The Scenery of Materials」雕塑聯展。

策展人特別邀請三位藝術家,余宗杰、董明晋、胡竣傑分別從不同媒材,石、木、鐵的原形,回歸至單純,從材質出發、創作並與自身形塑而成形的雕塑語言做呈現。

「材質風景The Scenery of Materials」策展論述

- 策展人 段存真

在1960年代之後的當代語境中,藝術形式的界線漸趨模糊,材質的崩解或許可以被認作是第一步。除了傳達造型的任務之外,材質更被要求披上文化指涉的皮層,成為了聯繫時代條件、歷史線索與族群記憶的媒介,藝術創作朝向更為概念式的、更為議題導向的方向發展。至此,朝我們拋擲而來的討論不再是「為何這不可以是雕塑」的詰問,也許更需要思考的是,到底雕塑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羅丹(Auguste Rodin)必定會用誠懇的語調表示: 雕塑家是勤奮的苦工!而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則會認為,雕塑應該要藉由材質表現出簡約的和諧。這些觀點給予了我們重新思考雕塑的機會,如果雕塑仍然被認為是具體的物質藝術形式,而雕塑作品是創作者在形塑自身內容時,與材質進行不斷碰撞之後的產物,那麼我們也許可以採取一個更為堅定的看法,將描繪材質的風景視作等同於雕塑創作本身。

雕塑家威廉· 塔克(William Tucker)在他的重要著作《雕塑的語言》 (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中指出: 「當代世界的大部分視覺經驗是通過平板屏幕顯現的,我覺得這是雕塑的責任,特別是喚起我們對物體和空間的豐富性和複雜的感知性。」順應此點,「材質風景」以雕塑做為展覽主軸,邀請了余宗杰、董明晋、胡竣傑三位雕塑工作者,分別就石材、木材與鐵材這三種材質詮釋各自的雕塑語言,並且經由自身與材質的對話來回應這個議題。從材質本位出發,這種固執在當前著重跨域連結的藝術環境中甚至顯得有些笨拙,然而略過多餘的枝節言語,讓雕塑與材質回到根本的相互關係中,或許是創作者回應我們「雕塑是什麼?」所能選擇最坦率的回答。

 

「材質風景The Scenery of Materials」
策展人:段存真
藝術家:余宗杰、董明晋、胡竣傑
展覽時間:2018.06.02-08.26
開幕:2018.06.03(週日)2:30 PM

 

養心空間敬邀各位週末的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