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子/
三角形是上山、下山,是有教堂的校園意象,是展覽論說的概念原型。
三角形的各個頂點對應著——我、藝術與他者。
本次策展的架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東海美術過去曾經有社會參與的系史發展;另一個則是八位系友:陳以書、蔡舜任、王文宏、鹿向夷、莊凱宇、吳其錚、楊琴和楊智傑的個人化藝術創造與脈絡視野。展覽理念在這些視覺藝術成果的作用之下相互對應,在觀想之間提出東海美術特殊的藝術特質,一種屬於個人化的現代性創作,一種意識他者存在的人文關懷。
東海美術的歷史切片/
1980年代中期東海美術的課程已經在談論「錄像藝術」、「複合媒體」、「二十世紀藝術媒體論」以及「現代藝術」所帶來的新視野(李思賢, 2006, p.11)。課程規劃的寫生課題也讓學生得以離開教室,在校園樹林之中行走觀察、駐點繪畫。在思想性與經驗感受的雙重作用下,學習藝術的東海人在現代性破框的表現型態中建立起自我意識,同時,也在實踐個人化的藝術之間看向他者的存在。
如在屬於傳統技藝的皮影藝術課程(1983-2023)歷史之中,有過參與課程的學生將法國詩人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小王子》改編成皮影戲碼。而課程的公演活動規劃讓學生「從學院踏入地方文化」,經歷一種需要面向大眾的藝術實踐(許莉青, 2019, p.2)。
東海美術離開教室的藝術養成特質在「繼起期」(1995-2005)期間大量湧現。如2001年系上老師們帶領學生參與台中城市藝術節,以進入市區街道的方式創作與展演。2002年林平老師於東勢大雪山舊製材場策劃「林聽森音」,促使學生因此遠赴東勢展場對地方工業歷史與人文進行藝術觀察與紀錄。2003年東海美研所的「無重力行動群」以戶外裝置的形式抗議當時市政府配合「台中工業區聯外道路開發案」的經濟政策取向,反對原預計中要在東海校園內開挖工業區往台灣大道方向的聯外道路。2004年林文海老師在大肚山的紅土農地上的一日展出計畫——「紅土上的雕塑系列」,反應了、吸引了東海美術人在創作裡所蘊含的土地人文意象。
展出者的藝術視域/
在現代自主與他者關懷的概念之上,展出藝術家的創作各自獨立、各自發展體系,但又在不同形態之間相互共鳴。觀者能夠在相異的作品之中藉由觸覺感的視覺營造、如土地般的層疊與鑿痕、微觀感知的視角、對他者存在的紀錄、對自我內在感觸的視覺化詮釋等藝術手法,讀到藝術家個人化的創造裡有群體存在的關聯,並且進一步踏入藝術所展開的他者視界。這是東海風的社會向度,是形式與意涵共存的藝術解讀。
展出者的獨立創造/
陳以書的書寫性繪畫就像是在形象的世界裡抽取抽象的情愫做為視覺感受之媒介,又像是一種書法藝術裡華人美學的共感體現。這建立在個人又集體屬性上的心像視域,使當代人不輕易遺忘內向感知的能力。蔡舜任主持的修復團隊打破了技藝的傳統理解,讓一種藝術化思維正生成於廟宇藝術修復的現場,使人藉由修復學技藝而發掘地方文化的藝術關聯,使在地群體開始產生美感辨識。莊凱宇大學時期關於流浪狗的膠彩繪畫呼應著當今具有他者意識的紀錄片工作。他拍攝的人、事、物,都是在為藝術這個文化他者的存留進行記憶形式的創造。
鹿向夷的膠彩是一種破框行動,也是一項進行式的創作學建造,它生成於創作研究與教學實踐的藝術工作中。在創作者個人或帶領課程學生前進部落探究、聆聽與學習之間,反饋於鹿向夷的,是一種深具大地性的歸屬美學特質。翅男的木雕與圖像是個人藝術經歷與反思的擬人化體現,而紀錄片的拍攝則是他在教職現場的另一種向著群體的藝術實踐。這些創作型態複合地乘載了花蓮近海的情感意象,以及藝術貼近群體又使之破框的前衛特質。
吳其錚的土偶呼應著土地生成的神話藝術語境,在都蘭系列創作「站立的土」(sota tomi reng)之中,個人化的藝術表現在工作倫理的土地關係裡,藝術家被屬於他者的阿美族族群所接納,賦予了創作意義,更被拉黑子老師看作是走入「祖靈道路」的創作者。楊琴的創作來自於個人基督宗教情感的實踐,她以「移動」、「行旅」作為「影像與詩」系列作品的軸心,整體圖像與影像的複合形式就像是脊髓一般,由內在思緒的中央向旁觸及走進他者世界,並又匯編成宛如交織關聯的內在風景。
楊智傑在文學與圖像創作並行的藝術型態裡,關注自身內在心境的苦難與社會邊緣的族群處境。藉由文字型態的書寫展現人情感流洩時連續與停歇的韻律節奏;藉由圖畫製造時的堆疊與刮除模式,創造出強烈感官的魔性之人肖像,讓觀者直接與它產生對望,產生出一種「你-我」的連接意識;在觀者獲取異常人像而回歸社會日常之後,進而預示著「它/他」會成為「你」的一種心像凝視與反思。
「現代性創作裡還有他者」的藝術語法座落於「哪一種現代性的形式指向了哪一段脈絡,喚醒了那一群他者的存在」——以策展作為藝術觀想的引介,在展場中觀者得以藉此進行作品與文件的感知與體會,並且思想在當代的藝術流行「隔區」(Ghetto)之外,還有靠近人之生活處境與記憶的藝術類型,以及一種會欲想追尋深刻性的藝術性情。
版權所有© 東海大學美術系 TUNGHA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ine Arts.